在固废撕碎机的维护过程中,安全问题至关重要。以下为维护时需重点关注的注意事项:
1. 能量隔离与断电操作
维护前必须切断电源,并执行“上锁挂牌”(LOTO)程序,防止设备意外启动。若涉及液压或气压系统,需泄压并排空残余能量,确保所有动力源完全隔离。
2. 防范机械伤害
- 锁定运动部件:刀片、转子等高速旋转部件需通过机械锁或支撑杆固定,避免因重力或惯性滑动。
- 冷却高温组件:设备运行后轴承、液压油等可能高温,需冷却至安全温度再接触,防止。
- 避免夹压风险:进入设备内部清理或维修时,需确认传送带、进料口等区域无残留物,防止肢体被夹。
3. 有害物质防护
-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(PPE):包括防割手套、防尘口罩、护目镜、安全鞋及防护服,避免接触尖锐碎片或有害粉尘。
- 处理危险废弃物:若固废含化学品、油污等,需按危废规范清理,并确保作业区域通风,防止有毒气体积聚。
4. 规范工具使用与操作
- 使用工具:禁止用非绝缘工具拆卸电气部件,防止触电;更换刀具时需使用厂家推荐工具,避免损坏设备。
- 遵循手册流程:严格按设备维护手册操作,禁止跳过安全步骤(如跳过空载试机)。
5. 团队协作与应急准备
- 明确分工与监护:多人作业时专人指挥,复杂操作(如吊装刀片)需设置安全监护岗。
- 应急设备就位:维护现场应配备灭火器、急救箱,并确保人员熟悉紧急停机按钮位置及急救流程。
6. 维护后安全检查
重启前需检查:确认工具未遗留在设备内,防护罩已复位,螺栓紧固,并空载试运行无异常后再投料。
7. 定期培训与资质管理
维护人员需接受培训,熟悉设备结构、风险点及应急预案,特种作业(如焊接维修)须持证上岗。
通过系统化的风险管控与规范操作,可大幅降低维护过程中的机械伤害、触电、等事故风险,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。